-
全國咨詢熱線:18998949253
傳真:0755-83462969
電話:0755-83462969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街道華強北路深紡大廈C座6樓B16
倒計時:中國離40%芯片自給率還有多遠?
中國自2005年以來一直是集成電路最大的消費國,鑒于此,中國國務院在2015年5月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其中IC產業的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40%的自給率,到2025年實現70%。
然而根據國家海關總署公布的2018年全國進口重點商品量值表,2018年全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4175.7億個,總金額20584.1億人民幣(3120.6億美元),比2017年增加19.8%。這是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第一次超過3000億美元。
我們在實現芯片自給率上還存在哪些障礙?哪些陣地是中國廠商必須拿下的?基礎器件IP、EDA工具和半導體制造設備國外壟斷的情況下,如何殺出一條血路造出中國芯?
日前在ASPENCORE旗下《電子工程專輯》、《電子技術設計》、《國際電子商情》三大媒體聯合舉辦的“2019年中國IC領袖峰會”上,進行了一場主題為“倒計時:中國離40%芯片自給率還有多遠?”的圓桌討論。來自中國半導體產業鏈上各個環節公司的重量級嘉賓,就目前中國IC行業發展中遇到的一些不可回避的問題進行了討論,發人深省,也從多個方面對整個產業的未來發展給出了建議。
哪些領域必須拿下?
在提升自給率的目標下,哪些領域是國內半導體產業鏈必須拿下的?對此芯原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博士認為,關鍵要解決“卡脖子”的問題,比如用量巨大的存儲器產品。深圳市中微半導體有限公司副總兼技術總監苗小雨表示認同,他表示,如果談存儲方面的自給率目標,中國目前進展還不錯,這個方面也比較容易突破。而MCU擁有200億美金的市場,99%還掌握在國際廠商手中,中國企業想替代進口需要長期的過程,包括提升模擬技術水平、質量管控水平。
深圳市中微半導體有限公司副總兼技術總監苗小雨
他同時提出,40%自給率的前提是我們有技術能夠出現跨越式的發展,比如用市場換技術,甚至直接購買國外的技術。但是IC行業對各個國家來說都是戰略性的技術,比較敏感,在投資收購這一方面最好低調行事?!爱斍拔覀冏钪匾氖谴蚝没竟?,把數字放到一邊,一步一步來的,不要急功近利?!泵缧∮瓯硎?。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海思半導體戰略和業務發展部總監夏硯秋則認為,40%這個數字更多是從政府層面來看,但真要取得這樣的成果,更多看企業給自己定的目標?!熬秃帽雀改付枷M优忌厦?,那是不是都能上呢?父母決定不了,還要靠孩子的內驅力。就好比企業定一個目標,要能夠達到60%,干嘛拘泥于40%?” 夏硯秋說到,“如果原來是0%,現在達到10%,也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就,所以40%應該是一個結果,不應該是給具體企業設立的目標。企業應該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不斷地演進發展,努力爭取到這個結果?!?
ZigBee聯盟 大中華區主席宿為民女士從標準機構的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她舉了一個通信協議方面的例子,“芯片是通信的基礎,雖然目前全球獲得ZigBee聯盟認證的14家芯片廠商中,僅1家中國公司,但在通信領域,中國芯片廠商進步明顯?!?
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徐偉希望產業鏈的合作,能帶來芯片自給率的提升:“集成電路產業鏈很長,從設計、制造、封測到設備材料,全球沒有哪一個國家能一統天下。中國應該考慮產業鏈的完整和建設,但不能在完全封閉的環境下,國家2014年開始布局Fab建設,所以從產能的角度來講,在2020年芯片國產化率會有較大進展?!?
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徐偉
開墾無人地帶,創新為王
如果我們換個思維,在“無人地帶”的起跑線上,與國外廠商一同起跑能否實現領先?比如AI芯片或無人駕駛行業,目前行業標準相對空白,能否藉此機會發展自己芯片架構生態鏈?
從AI落地新物種看創新機會,戴偉民博士認為智能音響、無線耳機都可以是入口,無線耳機做好了還可以成為助聽器。這些邊緣端的新物種亮點多、用量大,并且都還沒普及,市場很大。
徐偉表示,在后摩爾時代,應用驅動對于中國市場是有優勢的,巨大的應用市場讓我們可以用某一種應用來引領世界潮流,確定整個世界的標準。未來包括智慧城市、大健康等領域,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很有可能在萬眾創新的思維或者是氛圍下,做到這一點。
苗小雨表示同意戴偉民和徐偉的看法——要去邊緣端尋找機會。所有設計創新的最大驅動力,都來源于終端對性能、系統的需求。中國作為制造大國非常有優勢,像我們華為,國內一流企業都在鋪設IoT的平臺并推出自己的標準,在執行新標準上,中國企業靠近市場、低溝通成本、響應快速快速。
“一旦形成某種標準,中國公司就非常有機會實現領先。尤其是在家電和工控領域IoT會先落地,這是人機交互最直接的地方,也是中國廠商做的最好的領域,包括海爾、美的、格力的家電產品已經世界領先?!泵缧∮暾f到,“系統、家電廠商在優化系統時,需要和芯片廠商進行深度合作。芯片廠商能夠幫助他們把系統整合度提高、成本降低,形成新標準?!?
這個新標準屬于國家還是企業?夏硯秋覺得首先要確定它的權力來自于哪兒,歷史上只有在通信行業才有國家參與標準,產業鏈分散、高度全球化的IC產業不一樣,國家標準很難約束到企業行為,反而企業標準主導著這個產業的進步。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海思半導體戰略和業務發展部總監夏硯秋
“比如蘋果就敢把耳機孔給取消了,華為之前也改變了存儲卡的規格,這不是任何政府機構或者行業組織強迫你做的事,而是企業主動做一些事去領導這個行業,其他廠商去跟隨?!?夏硯秋舉了個例子,“幾家Top廠商不一定能意見一致,比如說美的和海爾可能標準不一樣。最后誰成為真正的標準要看市場競爭的結果?!?
這中間也牽扯到太多博弈, Google的TPU為什么這么多人用?大家最看重的是Google的持續演進能力,如果換一家小公司也開源一個東西,大家就不用了,不是說東西不好,而是都不相信一家小公司明年、后年、大后年持續的好。夏硯秋補充道:“所以我們在為新領域定標準的時候,不要想著徹底甩開國際主流大廠,沒人相信中國廠商10年之內就能把Apple或Google打破產,但我們一定瞄準你的5年規劃,來制定我的5年規劃,跟你對標。目標放得高,在競爭的時候動作才不會變形,帶領整個產業鏈去建立自己所謂的標準,去跟他持續競爭?!?
來自標準組織的宿為民女士也認為,在全球化背景下片面強調國家自主標準,這其實對企業來說一種傷害。曾經一些強制執行的國產標準,讓我們的企業忽略跟國際的合作,走入很多誤區。但是對于封閉系統或者單一功能,這種時候國家也好,企業也好都可以自己去制定標準——只要你能表明自己在某些方面是領先的,舉例來說中國高鐵系統相對來說就有一套自己的系統。
ZigBee聯盟 大中華區主席宿為民女士
宿為民表示:“中國企業如果能在某個領域實現領先,就應該大膽地跟國際企業合作,或成立企業聯盟來制定標準,直接對標國際企業。反之,在實力不行的情況下非要做一個自己的東西,對企業傷害會比較大?!?
華大九天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森華認為,AI本身只是一種技術,可以用在不同的芯片、系統領域,在應用端確實比較貼合中國發展階段,因為中國有巨大的市場。但談AI超越美國,實際上對產業健康發展有一定的誤導作用。
“如果我們靜下心來理一理,會發現AI最基礎的算法大部分還是在美國手里,從技術角度我們仍處于比較落后的位置?!?董森華補充道,“但從應用和市場的角度,中國大量家電、系統廠商有強勁的需求,能夠為我們的AI算法和芯片設計提供很多改進方向。這樣良性的結合能夠帶動國內AI技術發展?!?
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曹煉生則從“無人區”的角度發表了觀點,他認為中國現在整個IC產業基本處于追趕先進者的狀態,個別領域已實現并跑,極個別的領域已經有領跑者出現——譬如華為。
“在這樣的生態下,我們那么多IC從業者能不能有原創的東西?” 曹煉生接著說道,“我理解的無人區有兩種形態,一種就是‘我前面已經沒有追趕對象’,下面應該怎么辦?另一種則是‘完全原創’的想法,這對產業里的年輕人尤其重要——千萬不要放棄創新的思想火花。這非常難,但是非常有價值?!?
不可回避的IP問題
但是回到正面戰場,一些通用、模擬器件其實是用量巨大,大家都避不開的,中國和國外廠商競爭中其實很大一部分問題在IP(芯片知識產權)上面,這也是所有中國廠商都不可回避的問題。
芯原作為國內知名的IP供應商,戴偉民也表示,現在中國其實有一些IP已經領先了,比如說云上視頻的轉碼、網絡芯片IP?!霸屑颐绹敿夤菊业轿覀?,說能不能定制低功耗芯片。為什么找我們呢?因為我們的轉碼、編碼已經做到世界第一。我們這款芯片算力做到原來的4倍,功耗只有1/30,后來國內幾家大物聯網公司都找芯原要這個IP?!?
芯原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博士
戴偉民表示,“現在互聯網模式可能你很快就學會了,但做IP是需要長期奮斗的,10年、8年深耕很不容易?,F在我們已經慢慢看到起色,但這個急不來。為什么科創板姓‘科’?就是要看重長期積累的硬技術,而不是互聯網的商業模式?!?
苗小雨也曾從事IP方面的工作16年,“我知道每一年IP演進是多么辛苦的事,在一件事情上做專注,做到行業領先是多么艱難的一件事情?!彼f道,“像MCU這個行業,多數關鍵技術指標性都和模擬性能相關,中國企業缺少在這個方面的積累。但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加入到這個行業里來,中國有大量應用系統的新需求,在某些方面IP可能就比別人早一步,在某一個專項方面獲得領先地位?!?
1990年麥克·波特寫了一本書叫《國家競爭力》,第一次提到產業集群概念,通過市場自由配置產生最高效的方式產生集群。苗小雨也希望中國IC產業的投資可以讓這個市場更集中,形成一個人才群居效應,這會對IC行業,包括IP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給國產EDA廠商一個公平的機會
被壟斷的還不止基礎IP,目前中國EDA市場,95%被外資企業把控,因此一談到國產EDA氣氛就比較沉重。作為國內領先的EDA供應商,華大九天副總經理董森華表示,從全球的角度來講EDA已有60多年的歷史,形成了壟斷的集中產業形勢。華大九天今年才10歲,我們必須意識到10年和60年的積累很難對比,不是短時間靠“打激素“就可以做起來的,必須正視EDA行業與國外的差距。
華大九天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森華
“發展中國的EDA,首先要有戰略的定位,比如華大九天完全市場化運作,過去10年幾乎沒有拿國家任何的支持,因為我們堅信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一定會給EDA帶來機會。再一個是加強與國內原廠的合作,比如華大和華為合作非常緊密,中國的IC產業需求帶動了中國自己的EDA創新,這種產業鏈合作非常重要?!?董森華說到。
夏硯秋則認為,先不要談支持國產EDA工具,中國原廠首先要做到不歧視。說中國人有多支持中國的廠商,美國人都信了,但中國人自己都不信。很多時候中國廠商其實是優先用國外產品,因為人家產品成熟好用。
要國產工具真正發展的好,不要談特殊支持,能和國外EDA工具公平競爭才重要。第二從市場來看,壟斷對哪一個下游客戶都不好?!熬退闶菍@幾家EDA國際大廠的員工來說,你跳槽也沒地去,” 夏硯秋補充道,“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支持市場新入者,而不是利用國界來限定誰能參與,誰不能參與。這對市場、客戶、整個產業的發展都有好處?!?
做EDA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事情,國外廠商可能50年前就開始做了,經過上百次的并購,這不是說我們轉行學個三年馬上可以做到的。國內EDA廠商要瞄著10年20年以后去做,至少活下來,對任何的下游客戶都是好事。
半導體設備的發展需要上下游結合
而半導體制造設備情況也差不多,先進設備被當做貿易籌碼禁售中國,如果在制造工藝永遠受制于人情況下,談何提升芯片的國產化率?
作為設備廠商代表,曹煉生也認可我國的半導體設備跟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很大,已成為制約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因素?!暗钱斘覀兊脑O備做到足夠好的時候,他們就會將其從限制出口清單中劃掉。比如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當時到中微看了一下,第二天又去中芯國際現場去看了我們設備的運轉,半年后正就宣布從禁運清單里面把這款設備拿掉了?!?曹煉生表示,“理由就是中國已經能夠生產足夠好的和數量足夠多的這款設備,所以繼續限制對美國安全已經沒有意義了?!?
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曹煉生
這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但絕大部分半導體設備我們還差得很遠,我們已經經過10年時間的努力,有了很大進步,但是整體狀況任然不能令人滿意。此前有很多人說,設備這個東西,買得到就不用自己花大錢去做了,但中興事件后,全國上下才有了一致的認識。
曹煉生認為,設備國產化關鍵是產業鏈上下游的結合,就是下游IC制造企業,愿不愿意使用國內供應商做的設備?!捌鋵嵨覀冏约阂灿羞@個問題,我們也會經常反問自己。將心比心,中微愿不愿意用國產零部件?我們在要求制造企業用國產設備的時候,能不能主動去幫助國內零部件企業,來試用他們提供的零部件和子系統?!彼f道,“國內企業都會遇到這個這個問題——我認為我的產品做好了,但沒人愿意幫我試,沒人愿意告訴我,我還差在什么地方。這一兩年政府做了很多促進上下游之間結合的工作,比如讓下游企業來主導一些設備和零部件的攻關,從第一天開始你就和下游企業綁在一起了?!?
人才,永遠不變的最熱主題
歸根結底,半導體行業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怎么樣才能做好人才梯隊的建設?保證持續高質量的人才輸入?
華為一直被認為是對人才最有吸引力的中國企業之一,也是薪資待遇唯一可以媲美互聯網巨頭的國內電子企業,而夏硯秋卻認為,“大家可能認為現在人才缺口很大,以后會更好?其實如果人才基礎教育沒做好,缺口只會一直存在甚至更大。小學課堂決定了國家實力,小學數學競賽都受到諸多限制,何談產業上超過別人?”
第二就是人才待遇問題,美國很多時候指責中國對特定行業補貼,說的是市場類補貼,并不是說研發。你可以把錢用來申請項目、買設備,但不能用來發工資。錢沒有到人才的手上,談什么去跟別人競爭?要提高科研人員的水平,從戶口、教育、醫療、住房上都要減稅,并且一視同仁。
半導體的知識結構需要有較長的積累,都是越老越值錢,不像做AI都是算法,切換非???。所以只有在20、30年一個長遠時期內給予人才優秀的待遇,才能把這幫人真正留在這個產業里面,而不是說完全靠愛國情懷,靠不怕吃苦,這些不能讓一個人一輩子當飯吃。夏硯秋這番話也讓現場觀眾們感同身受。
苗小雨表示非常同意,他認為華為在這方面已成為標桿企業,很多公司都要學習。2000年時在思科工作要比華為拿的錢多得多,但是華為能夠把這些工程師的自主能動性帶動起來,發展到現在已經超越了其他的國際大廠,就充分說明激勵制度對企業多么重要——要讓優秀的人,獲得更好的待遇。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想辦法走出國門,國外好的工程師如果不能吸引到國內來,我們也可以到國外開辦設計中心,聘請當地有實力技術工程師?!?苗小雨說到,“以更開放、更包容的心態去面對人才,給他們足夠好的發展空間和待遇,激勵他們發揮出潛力。其實中國有很多很優秀的工程師,智力資源被浪費,熱情和動能沒被激勵起來?!?
戴偉民提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互聯網公司賺很多錢,當然可以付高工資,這也是他們自己賺的錢。但是為什么IC工程師這么辛苦,即便是很優秀工程師,賺錢都這么困難?
“第一是創新成本太高了,另外一方面是一些企業把產業搞壞。這也是去年習主席、李總理都說要保護知識產權,讓懲罰嚴厲。這不是講給美國人聽的,而是對國內真正投入、好好做研發公司的保護?!?戴偉民表示,“因為不守住底線的話,整個產業就會很糟糕??傊?,你的公司如果賺錢,可以付給員工高工資;賺不到,請不要靠國家給錢發工資?!?
董森華建議大家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人才問題,大家都希望高校能夠提供人才去填補這個缺口,但是高校能夠培養出這些學生,這些學生會不會進入到集成電路行業里面呢?就算專業是學集成電路的,畢業之后都不一定入行。
“我1997年讀書的時候,清華微電子學院一年可以招收2個班,差不多畢業60個學生。過了10年,清華的微所每年反而只能提供一個班畢業生,不到30人,” 董森華感嘆道,“97年那時,30人里可能有70%會進入電子行業工作;但是現在的30人里,恐怕三分之一都沒有進入到集成電路行業,這是為什么?”
從需求的角度來說,不說缺多少或者從能培養多少,而是怎么讓學生或專業人才導入我們集成電路行業。如果不能開出和互聯網、AI領域同樣的薪資,人才們也不可能靠情懷活一輩子。集成電路行業主要分布在北上深幾個比較集中的地區。在這些地方工作要面臨著很強的生活壓力,自己家庭的需求也是需要解決的。
“只有一個辦法,讓你的企業更賺錢,并且能夠愿意把這個錢投入在研發上,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董森華說到,“華為現在是唯一能夠跟互聯網叫板,開出高薪的,所以他們能吸引更多學生和專業人才進入。這就走入一個更良性的循環,發展得更迅猛?!?
推薦資訊
- 2019-04-18 南京紫金山實驗室獲關鍵突破 5G毫米波芯片成本大幅下降
- 2019-04-04 全球晶圓代工廠Q1產值驟減16%,臺積電領跌
- 2019-04-12 供不應求!下半年面板出貨動能添變量
- 2019-04-18 高通與蘋果達成和解 雙方將撤銷所有訴訟
- 2019-04-18 2019年三大趨勢將重新定義亞洲企業發展
- 2016-09-23 通往5G的早期供應鏈有哪些挑戰,OEM如何應對?
- 2019-04-18 英特爾退出5G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 專注于網絡基礎設施及其它以數據為中心業務的5G機遇
- 2019-04-18 大砍3成,南亞科降今年資本支出至70億元
- 2019-04-18 從算法到硬件以最高效率實現機器學習的AI應用
- 2019-04-16 簡單的IC封裝